从登州路到青台山 ---- 庆祝潜艇学院成立69周年

潜战友之家  潜战友之家  2022-08-11 11:20:28



从登州路到青台山
  ---- 庆祝潜艇学院成立69周年
杨 军
今年8月13日是海军潜艇学院建院69周年纪念日。从登州路到青台山,潜艇学院一路走来,曲折而辉煌。如果你是潜艇学院毕业的学员,如果你是在潜艇学院工作过的干部、职工,你了解自己在这里学习过、工作过、奋斗过、奉献过的潜艇学院历史吗?在庆祝潜艇学院成立69周年的日子里,作者将潜艇学院成立69年来的院史浓缩成简史,献给亲爱的战友们!
一、时间节点
  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成立时间:1953年8月13日。(成立时名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海军学校,1957年9月28日第四海军学校又改名为海军潜水艇学校
   海军潜水艇学校撤销时间:1969年2月19日。
   海军潜水艇学校恢复重建时间:1973年12月8日(同时改名为海军潜艇学校
   潜艇学校改名潜艇学院时间:1983年6月27日。
二、校址变迁
从登州路到青台山,潜艇学院从成立到今天共经历了4个校址:
1,登州路校区(1953年8月--1954年9月)地址:青岛市登州路77

登州路校区主楼
2、浮山所院区(1954年9月—2011年3月 地址:青岛市湛
流干路23号、山东路10 
浮山院区校门
浮山院区在当时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只用了一年多时间就建成了,院区所有建筑均为新建,建筑风格为苏式,从教室、学员宿舍到机关办公室基本都为两层楼。直到60年代初才建成了一个主体4层的教学大楼。
浮山院区教学楼
3、沙岭庄院区(1964年8月---)地址:大沙路9号甲
沙岭庄院区原为1960年7月在登州路77号成立的潜水艇士兵学校于1964年8月搬迁到这里的校址。1973年12月8日潜艇学院恢复重建时是潜艇学院水兵训练团教学区,2008年3月6日中央军委批准潜艇学院在青台山新建院区后,这里作为学院浮山院区过渡院区进行扩建。2011年3月扩建完成,浮山院区整体迁入沙岭庄院区。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沙岭庄院区全貌
4、青台山院区(2015年10---)金水路1号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青台山院区
 三、办学设施
新院区占地1600亩,硬件设施全军一流,基础实验条件国内一流,专业实验条件国内领先,防救损管设施世界一流,帆船、舢板等海上训练条件完备.院区建有标准田径训练场、共同基础训练场、专业技术训练场、游泳馆(池)、体训馆、健身馆及损管作业、专用视觉通讯及等训练场地。
学院图书馆目前馆藏书刊51万余册,中英文期刊700多种,建有潜艇作战训练等13个特色数据库,设有电子阅览室、创新空间、影音播放室等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院区概貌
四、教学体系、层次
1976年和1981年,学院分别组建核潜艇系和防险救生系,从此便形成了常规潜艇、核潜艇、防险救生三大教学培训体系。
学院从创建到今天先后进行过短期培训、中专、大专、本科、研究生、博士生、外国留学生等多个层次的教学。
1954年3月28日,学院招收的第一期本科班学员正式开学。19797月,学院恢复重建后招收的第一期本科班正式开学。
1987年9月,硕士研究生班正式招生。
1988年,外国留学生正式开班。
1990年获军事学硕士学位授予权。
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。
中外训学生交流
  五、学科专业
学院目前共设置7个本科教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、水声工程、航海技术、救助与打捞工程、船舶与海洋工程、武器系统与工程、武器发射工程。
学院主要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有:兵种战术、作战指挥、电子信息工程、作战仿真、水声工程、航海技术、水下作战环境、水下目标识别、遥感军事应用、武器系统与工程、武器发射工程、船舶与海洋工程、救助与打捞工程、水下爆破等。
学院设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,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,1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,7个本科教育专业,3个现职军官培训专业,17个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大专专业和19个技术兵培训专业。“兵种战术学”是全军重点学科,“潜艇作战模拟实验室”和“海军水下作战环境研究与应用实验室”是全军重点实验室,“水声工程”、“载运工具运用工程”为山东省重点学科。
博士后科研流动站:船舶与海洋工程、战术学
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:船舶与海洋工程 
学术学位二级学科博士点:载运工具运用工程
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:船舶与海洋工程、战术学、军队指挥学 
学术学位二级学科硕士点:物理海洋学、载运工具运用工程、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
专业学位硕士领域:船舶与海洋工程、军事指挥、军事装备。
学院航海实验室
 六、重大成果
建院以来共取得各类科研、学术成果近千项。2000年以来,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;军队及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;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5项;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;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。
七、人才方阵
潜艇学院75%以上的教员具有博士、硕士学历;40%以上具有教授、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。拥有全国全军优秀教员19名,获得军队育才奖金奖、银奖100余名。有“将军”教员4名。从事潜艇作战指挥、装备使用教学的教员大多数具有潜艇部队任职经历。从各潜艇部队聘请有40余名军事指挥员担任学院兼职教授。
69年来,学院为潜艇和防救部队培养了10多万名军事指挥和专业技术人才,其中近100名成长为共和国将军,4名上将。并涌现出一大批军事科技专家。为70多个国家培养了1000余名留学生和水上救助打捞管理官员。学院水兵方队曾4次参加首都国庆阅兵典礼. 
             
   

 学院水兵方队
  八、办学目标
潜艇学院办学目标: 潜艇学院建设成为全军顶尖、世界一流的军事院校,建设成为潜艇技术运用理论的研究基地、潜艇合格人才队伍的培养基地、潜艇武器装备技术的创新基地、潜艇部队特色文化的传播基地。
     
毕业联欢
九、历任院长、政委
    历任院长:傅继泽、易耀彩、于侠、张震春、苏军、高振家、朱意达、陈叔韩、李树文、崔福林、孙建国、张磊愚、刘光悠、魏学义、顾祥兵、支天龙、王宇、
历任政治委员:吴西、王昕、何明智、赵洪博、陈辉、杨宝镶、李中文、蒋绍智、肖德基、刘玉、秦兴和、夏克伟、董凤纯、王安忠、商亚恒、周明贵、